RCEP — 亚太摆脱美国的新起点,纺织业格局或将改变!
RCEP谈判历经7年“长跑”,终于在11月4日取得重大突破!一个涵盖30多亿人口、占全世界三分之一GDP总量,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或将在不久后诞生。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将使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实现共同发展。未来在全球纺织品供应链中,有望形成中国+周边国家的主导格局。
一 什么是RCEP?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月4日上午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时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
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谈判于2012年由东盟发起,成员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其人口达35.6亿,GDP达2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03万亿美元。
据商务部数据,RCEP涵盖了47.4%的全球人口,32.2%的全球GDP,29.1%的全球贸易以及32.5%的全球投资,是当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是中国参与的成员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自贸区谈判。
RCEP通过相互开放市场,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协定。
遗憾的是,11月5日凌晨,根据印度多家媒体报道,以及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的确认,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宣布,该协定目前的谈判内容不利于印度的国家利益,因此印度不会加入这一协定。
二 RCEP对世界贸易格局有何影响?
RCEP谈判成功,意味着占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望实现低关税甚至零关税,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利好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RCEP进展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经济全球化和市场都是重大利好。
贸易战背景下,鉴于特朗普政府挑战多边贸易协议,RCEP除了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之外,还承载着为区域贸易带来重大提振的期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姜跃春指出,RCEP一旦达成,将有利于应对单边主义,特别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能促进整个国际贸易的良性循环,给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强大推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明朗
亚太地区是当前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RCEP将使亚太经济一体化前景趋于明朗,有利于区域内的贸易平衡、产业创新和就业扩大。
姜跃春认为,RCEP将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协定达成后,将更有利于本地区贸易交流和投资,以及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进而推动未来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
▎为中国出口和投资打开空间
姜跃春说,RCEP有助于扩大中国同本地区其他国家的经贸和投资往来,为中国出口和投资打开更大空间。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有更多优质外国产品以较低关税进入中国市场,也能更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 RCEP对纺织业有何影响?
▎原产地规则利好纺织原材料流通
今年RCEP谈判委员会将要把重点之一放在关于公共性条款中的原产地规则的讨论和规划上,不同于 CPTPP对成员国享受零关税的产品有严苛的原产地规则要求,如纺织服装业采用从纱线开始(Yarn Forward)的规则,即从纱线开始都要从成员国中进行采购才能享受零关税优惠。RCEP谈判努力推进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实现16个国家共享一个通用原产地证书,亚洲将整合成为同一个综合原产地,毫无疑问,这将会给这16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在供应商、物流及通关方面带来巨大的便利。
▎将解决越南纺织业原材料担忧
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原产地处处长郑氏秋贤表示,RCEP中将给越南出口行业带来收益最大的亮点是其原产地规则,即在其中一国使用来自其它成员国的原料生产的产品仍视为原产地为该国。
例如,目前越南使用来自中国的原材料生产的许多产品在出口至日本、韩国、印度时不能享受优惠税率,而根据RCEP,越南使用来自其它成员国的原料生产的产品仍视为原产地为越南,出口时都可享受优惠税率。2018年越南纺织品行业出口362亿美元,但进口原料(如棉花、纤维、配件)达230亿美元,大部分进口自中国、韩国、印度。若RCEP得以签订,将解决越南纺织业关于原材料的担忧。
▎全球纺织品供应链有望形成中国+周边国家主导格局
随着中国纺织服装涉及研发、设计和原辅材料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一些低端制造环节转移到东南亚,中国对东南亚的纺织服装成品贸易下降的同时,原辅材料的出口则会明显增加。
在斯伊利文章曾经的“投资新热土”越南,不灵了?!(点击即可查阅)中,也提到虽然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助推下,越南纺织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中国纺织企业并不完全处于被替代的地位。
中国与东南亚共同推进的RCEP也是为了实现这种合作共赢的目的。通过区域经济合作,使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未来在全球纺织品供应链中,有望形成中国+周边国家的主导格局。
文章内容转载自“棉纺织技术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