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斯伊利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是德国 ILLIES 集团设于上海的全资子公司,并在北京、广州设有分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纺织、纸加工、汽车零部件和显示屏及触摸屏等领域各类机械设备的贸易业务,以及多种工业交钥匙项目。斯伊利的母公司 ILLIES 集团于1859年创立,总部设在德国汉堡,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机械设备国际贸易及相关代理业务的跨国公司。经过160年的发展,公司的经营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亚洲各个主要国家。

Berger

Berger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钢结构和机械制造。

Dienes 德国迪能刀具

德国迪能 (Dienes) 刀具,是享负盛名的高端纵切刀具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13年,产品包括分切圆刀、气动刀架、底刀结构、压切硬轴、手动/全自动定位分切系统,为大型造纸厂和小型加工公司提供各种工业纵切服务。

Ecoworld

Ecoworld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 LED 光源。

FMW

FMW (FMW Förderanlagen GmbH) 位于奥地利中部,业务主要集中在纸浆/造纸和矿产技术两个核心领域。50多年来,FMW 一直专注于新工厂的建设和现有工厂的改造和扩建。FMW 提供从收料到碎浆机的完整一站式解决方案,用于捆包和蓬松再生纸。FMW 的使命是提供符合先进技术和商业标准的高品质定制设备。

GKN 吉凯恩

拥有近260年历史的 GKN 传动系统,是为全球各种通用工业提供传统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从汽车制造行业到造纸机械行业,各种工业应用都有 GKN 传动系统的身影。 GKN 全球共有30多个设备齐全的服务中心、23个生产基地。凭借先进的技术、全球布局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服务。

IBS

IBS 是一个为制浆造纸行业服务的具有全方位技术的合作伙伴。无论您在全世界何处进行纸张生产,您都会找到 IBS 集团设置的战略网点。作为纸机优化技术的全球性合作伙伴,IBS 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IBS 集团全球共有18个分公司,660名员工。

Jakob

Jakob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蒸汽喷淋和再润湿系统。

James Ross

James Ross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刮刀、喷淋系统、摆动设备、刮刀刀片。

JUD

JUD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张紧器、导绳器、自动张紧器。

Cristini

Cristini集团在欧洲和北美都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致力于高级工程织物的设计和应用,为高质量的纸张生产提供保障。主要产品为成型网,压榨毛布,干网,引纸绳和引纸系统。

 

Maxsys

Maxsys 燃烧系统公司位于英国 Telford 市,隶属于 Sela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提供业界认可的燃油节能技术。主要产品是燃料磁化系统,适合于任何燃气和油燃烧设备,确保节能5%以上。成功地应用在各种燃油燃气工业炉、工业锅炉、导热油炉、燃气柴油机、往返式压缩机、燃气轮机。燃料通过该产品磁化后燃烧时能够提高火焰的光亮度提高辐射热。应用行业广泛,可应用于汽车、化工、食品、纺织、包装和造纸行业等。

Papertech

Papertech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相机监测系统。

Paul Wegner

100多年前,Paul Wegner 刀片公司于1908年在德国成立。从那时起,Paul Wegner 就一直是一家拥有卓越的产品质量又服务出众的公司,同时仍保证传统的公司环境。Paul Wegner 的产品技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多年以来,Paul Wegner 高品质的涂布刀产品赢得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

PGA

PGA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制备、振动和分离系统。

PMS

PMS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红宝石喷嘴和切边系统。

Red-Ray

Red-Ray 是 Sela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高性能红外辐射技术。

Sebright

Bright Technology 是 Sebright Products, Inc. 的著名品牌,主要生产高质量的回收设备以及用于湿料脱水和固化的设备。同时,还提供综合的回收和固体废物处理解决方案,如液压压实机、倾卸车、定制废料车等。

Selas

Selas 拥有120年的热处理专业经验,可提供范围广泛而又全面的新型可靠气体燃烧器、燃烧系统及热零件。Selas 久经考验的燃烧方法,与配有先进技术而又坚固耐用的产品相结合,从而提供干净、安全又高效的热能。所有 Selas 燃烧器设计旨在提供更好的燃料效果、可靠的运行,使您的热处理利润更大。

Transphase

Transphase 是 IBS 集团旗下一个子品牌,主要产品为蒸汽箱,旨在改善从蒸汽箱到纸幅或压榨毛毯的热传递。

我们历程

  • 1859年

    公司由德国商人 Louis Kniffler 和 Hermann Gildemeister 创于日本长崎的出岛。

  • 1864年

    创立后五年内,公司成为长崎市最大的德国贸易公司。

  • 1868年

    Carl ILLIES 加入公司,担任长崎分公司管理层。

  • 1870年代

    在他的管理下,横滨和东京分公司成为全公司的中心枢纽。

  • 1880年

    Carl ILLIES 成为公司的唯一股东。公司更名为 C.ILLIES Co. (IRISU イリス Shokai)。

  • 1880年代

    ILLIES 成为克虏伯(KRUPP)公司的代理商,在日本铁路网络发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彼时的大客户有日本铁道公司与九州铁路公司。

  • 1886年

    ILLIES 在东京皇室宫殿里建了一座欧式风格的桥,名叫二重桥。直到现在,它依然是斯伊利(ILLIES)在日本享有盛名的象征。

  • 1900年代

    Carl ILLIES 于德国汉堡创办了德国亚太商业协会(OAV),时任第一任协会会长。

  • 1910年

    Carl ILLIES 把公司生意传给第二代:小 Carl ILLIES 成为 ILLIES 的新总裁。

  •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日所有贸易。在日本,所有德国子公司被查封。公司大步向前的成功扩张暂时止步。

  • 1919年

    因公司员工一战时期逗留在日本,ILLIES 能即刻恢复贸易,在东京、横滨、神户与大阪重新开设了分公司。 小 Carl Illies 受命开始遣返在日本的德国战俘的项目。

  • 1920年代

    一战结束后,德国技术依然吸引这日本公司的兴趣,尤其是在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和航空制造领域。ILLIES 跟著名的德国品牌签订代理协议,其中包括博世、宝马、BLEICHER, DORNIER 和 MAN 等。

  • 1923年

    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将东京和横滨毁于一旦,10多万人因此丧生。东京与横滨办公室遭到破坏,所有商业文件和记录丢失,ILLIES 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由于这一灾难,ILLIES 好几个顾客破产。

  • 1930年

    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贸易额下降了70%,ILLIES 的雇员数从200人下降到了30人。尽管市场崩溃,ILLIES 依然迅速崛起,并于1932年在沈阳和长春成立分支机构,1938年和1939年分别在马尼拉和北京成立分部。

  • 1935年

    ILLIES 第三代接棒管理层:C. Jürgen ILLIES 被任命为新一任总裁。

  • 1940年代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了马尼拉、日本、伪满洲国和中国分支机构的相继关闭。

  • 1945年

    德国、日本投降后,在日本的美国军事管制政府收缴了 ILLIES 的全部资产。东亚的办公室被迫关闭。德国与东亚的贸易不复存在。

  • 1950年

    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当局允许 ILLIES 恢复在日本的商业活动,大阪和东京办公室相继重新开放。

  • 1950年代

    汉江奇迹主要是由纺织业带动的。ILLIES 激流勇进,成为业界领先的 Cheil Wool(三星集团)的首席供应商。

  • 1956年

    德国卡尔迈耶(KARL MAYER)纺织机械公司授予 ILLIES 日韩市场的独家代理权。

  • 1957年

    ILLIES 在首尔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部门。由三星创始人李秉喆推荐的朴仁奉加入 ILLIES。朴先生后来成为韩国子公司的合伙人,并且帮助扩大其纺织机以外的产品组合,服务迅速发展的韩国经济。

  • 1958年

    ILLIES 开设越南子公司的同年,汉堡总部迁移到UFA Palast 的现代办公楼。

  • 1960年代

    深耕日本和中国数十年的市场专长开始取得成效。所有亚洲国家的业务扩张,最初都基于斯伊利 (ILLIES) 纺织技术的深远专业能力以及纺织机械的广泛产品组合。后来,斯伊利 (ILLIES) 开始销售食品机械,最后成为完整生产设备的总承包商。

  • 1967年

    Carl-Heinz ILLIES 接棒成为第四代管理者。Klaus Lindhorst(后成合伙人)加入公司,担任东京分公司总裁,并负责亚洲所有的办事处。他们在后来35年共同管理斯伊利 (ILLIES) 集团,并将公司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同年,斯伊利 (ILLIES)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开设新的办事处。

  • 1970年代

    Antonio 和 John Rocha,这两位合伙人在菲律宾马尼拉成立了斯伊利菲律宾工程公司 (ILLIES ENGINEERING (PHILS.) INC.)。

  • 1974年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ILLIES 拓展业务地理版图,于香港设置分支机构。

  • 1981年

    Carl-Heinz ILLIES 被任命为德国汉堡商会主席。

  • 1980年代

    邓小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又一次成功扩张的起点。为了服务于整个中国经济区域,斯伊利 (ILLIES) 在广州、北京和上海分别设立了新的分支机构,并在其他各省设立联络处。

  • 1984年

    公司125周年庆在东京举行。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发表演讲。

  • 1993年

    ILLIES 在上海建立技术服务中心。与此同时,ILLIES 向中国客户推行售后服务,并将自己定位为该领域的创新者。

  • 1995年

    家族第五代接班人 C. Michael ILLIES 正式接管公司,他与合伙人 André Piédavent 和 Rolf Strerath 共同成立新的管理委员会。

  • 1998年

    由于广泛的产品组合以及遍及日本、中国和东南亚的业务,ILLIES 得以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迅速复苏。

  • 2000年代

    ILLIES 在印度孟买与印尼雅加达和万隆建立新的分支机构,这是亚洲增长最快的两个经济体。

  • 2009年

    ILLIES 庆祝公司成立150周年。

  • 2015年

    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技术服务中心。Wolfgang Flägel 博士、Gerd Knospe 与 Jan Rundshagen加入斯伊利 (ILLIES) 管理层。

  • 2017年

    ILLIES 集团成功收购了 Ferrostaal 泰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 C. ILLIES (Thailand) Co., Ltd. 凭借公司强大而坚实的背景,斯伊利 (ILLIES) 预期将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将现有的投资组合带到泰国。

  • 今天

    ILLIES 提供您全面的先进工业技术和创新服务组合,服务区域遍布亚洲7个国家14个分支机构。 此外,斯伊利 (ILLIES) 集团继续关注新技术及其在亚洲各个市场的分销,以及成功的客户服务,例如,扩大越南胡志明的服务中心,在日本东京开设3D解决方案展示厅等等。